咸阳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 : 赵慧 文雯】 【发布时间 : 2020-05-20 17:58:26】 【来源 : 咸阳市农机管理中心】 【打印本页】
近年来,咸阳市严格按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标准,加快粮、果、畜、菜四大主导产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建设,形成了硬件过硬、软件有特色、软硬件相融合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之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新型农机经营组织健全,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了以新型农机合作社为主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建成了土地流转、托管,饲草加工、贮藏,畜牧机械化养殖、果园机械化示范、植保飞防等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142个,农机合作联社3个。采用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对农机合作社发展进行扶持,落实财政资金200万元,对全市农机合作社升级,创建部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6个。农业机械化的实施,解决了农村秸秆处理难,夏收夏播、秋收秋播持续时间长等问题。
农时机械化生产技术服务贴心。针对夏收夏播、秋收秋播重要农时,设立机收宣传服务站,开通绿色加油通道,协调气象、交通、通信等部门为农机手和农户提供农机作业信息;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安全提示,解决作业难题;开通“咸阳农机网约平台”,解决农机手找活难、农户找机难的问题;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和短信平台等多种方式为广大群众、合作社、农机手提供政策宣传、作业指南、热线服务。农机化信息报送量和采用量连续多年均居全省第一。
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利民惠民。当前累计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基地77个,加工饲草2000多万吨,秸秆还田3000多万亩次,有效保护了环境。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农机深松整地,进一步改善土壤条件,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同时,开展保护性耕作中医农业试验,在全市12个县市区布局了25个保护性耕作中医农业试验示范点,试验示范涉及粮食、水果、蔬菜、中药材4大类11种农作物,面积达到1万多亩,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绿色农业发展相融合。
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280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3.2万台,联合收割机8456台,植保无人机500架。
咸阳市农机管理中心 赵慧 文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