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农机总站发布高温天气农业机械安全操作提示

【作者 : 西安市农机监理与推广总站 】  【发布时间 : 2025-07-30 15:19:46】   【来源 : 省农机信息网】  【打印本页】

当前已进入夏季高温时段,持续的高温天气不仅会加速农业机械各部件的老化损耗,更易引发车辆自燃、机械故障等安全事故,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为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有序进行,有效防范各类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现结合夏季高温特点,就农业机械安全操作作出如下提示:

一、作业前安全检查

(一)动力系统检查

1.发动机:检查机油量(需在油尺刻度范围内)、机油质量(若浑浊或乳化需更换,防止高温下润滑失效);清理空气滤清器(夏季粉尘多,堵塞会导致发动机动力下降、过热);检查冷却系统,确保水箱水量充足、冷却液(或防冻液)未变质,散热器无杂物堵塞(避免高温开锅)。

2.燃油系统:检查油箱密封性,防止高温下燃油泄漏引发火灾;油路无堵塞,喷油嘴工作正常(避免供油不畅导致发动机异常抖动)。

(二)传动与制动系统

1.传动带:夏季高温易导致皮带老化、松弛,需检查张紧度(以按压10-15mm为宜),磨损严重时及时更换,防止打滑或断裂。

2.制动器:检查刹车片磨损情况及制动液(或刹车油)量,确保制动灵敏(雨天路面湿滑,制动性能下降,需提前测试);轮式农机需检查轮胎气压(高温下胎压易升高,避免过充导致爆胎),清除胎纹内的石子等杂物。

(三)电气与照明系统

1.蓄电池:夏季电解液易蒸发,需补充蒸馏水至标准液位,电极桩头若有氧化需用砂纸打磨并涂凡士林防腐蚀;启动电机和发电机工作正常,避免因电力不足导致中途熄火。

2.灯光与信号装置:确保大灯、转向灯、刹车灯完好,尤其夜间作业或田间道路行驶时,需保证照明和警示功能正常。

(四)安全防护装置

确认防护栏、防护罩(如旋转部件的防护罩)、座椅安全带等齐全牢固,避免作业中衣物、肢体卷入机械;配备灭火器(夏季易燃风险高)、急救包及三角警示牌。

二、作业中安全规范

(一)人员操作要求

1.严禁疲劳作业:夏季午后气温高,人体易困倦,建议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如早晚作业、正午休息),连续作业不超过4小时,避免因注意力不集中引发事故。

2.着装规范:穿长袖工作服、防滑鞋,戴遮阳帽和防护手套,不穿宽松衣物或佩戴首饰(防止卷入机械);不赤脚、不穿拖鞋操作农机。

3.禁止违规操作:作业时不接打电话、不嬉戏打闹;农机运转时,严禁用手触摸旋转部件;上下农机时抓稳扶手,避免滑倒。

(二)机械运行控制

1.避免超负荷作业:夏季发动机散热效率下降,长时间超负荷运转易导致过热,需根据农机额定功率调整作业强度。

2.高温时段降温:若发动机温度过高(水温表超过90℃),应停机怠速降温,不可立即熄火或加注冷水(防止缸体炸裂);田间作业时,若农机陷入泥沼,不可强行轰油门,需垫硬物后缓慢驶出,避免变速箱损坏。

3.道路行驶安全:农机在公路行驶时,需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逆行;挂车不可超载,转弯、会车时提前减速并鸣笛示意,夜间需开启示廓灯。

三、特殊环境安全应对

(一)高温天气应对

1.定期停车散热:每作业1-2小时,停车检查发动机温度,打开引擎盖通风;驾驶室内若温度过高,可加装遮阳帘或小型风扇,避免驾驶员中暑(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

2.防止燃油挥发:油箱盖需盖紧,避免燃油因高温挥发浪费或引发火灾;加油时远离明火,不向高温发动机附近倾倒燃油。

(二)阴雨天气应对

1.雨天作业注意防滑:田间泥泞时,农机转弯或爬坡需减速,避免侧翻;若遇暴雨,应立即停机并将农机转移至地势较高处,防止被淹。

2.防漏电与短路:电气系统避免淋雨,若受潮导致短路,需停机断电后检查,不可带电维修;雨后启动农机前,擦干电机、开关等部件。

(三)夜间与田间复杂环境

1.夜间作业:确保照明充足,视线不良时降低速度,注意避让田间的电线杆、水渠等障碍物;作业区域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他人误入。

2.田间作业:提前了解地块情况(如是否有暗沟、石块),避免农机碰撞,防止损坏机械或引发故障。

四、作业后维护保养

(一)清洁与检查

清除机械表面的泥土、秸秆、杂草等杂物,尤其清理散热器、发动机缸体上的附着物(保证散热效果);检查各部件有无松动、变形或漏油、漏水现象,及时紧固或更换零件。

(二)部件保养

1.润滑系统:按说明书加注润滑油(夏季可选用黏度稍高的机油),对轴承、链条等运动部件进行润滑,防止高温下磨损加剧。

2.存放要求:农机若长时间不使用,需停放在阴凉干燥处,轮胎垫起避免受压变形;油箱加满燃油(减少空气进入导致油箱生锈),蓄电池拆下单独存放并定期充电。

夏季农机安全的核心是“预防为主、规范操作”,通过提前检查、合理作业、及时维护,可有效降低事故风险,确保农机作业高效、安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