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 响鼓重锤敲起来

【作者 : 孙红梅】  【发布时间 : 2021-01-07 15:18:29】   【来源 : 中国农机化导报】  【打印本页】

☆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加快畜禽养殖等农机装备的生产研发、推广应用,积极推进养殖品种机械装备集成配套。

☆ 2018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提出,力争到2025年,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左右。

☆ 2019年2月,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发布。

☆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出台《关于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

☆ 2020年3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

☆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

☆ 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发布。

三年时间,中央和相关部委相继出台发布了8个关于畜牧水产养殖方面的规划、意见和通知,这些文件都对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机械化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出了科学部署,在营造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加快推进发展的良好政策氛围的同时,像响鼓重锤,不断地催促着我们农机人在提升畜牧水产机械化方面做出新的贡献。与提升大田作物机械化水平相比,畜牧水产机械化是一个新的领域,农机人该如何谋划、操作?农机鉴定推广该如何助力?农机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又该从哪些方面实现突破?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总工程师仪坤秀。

 

现状——机械化率不断提升 机械保有量稳定增加

记者:三年八个相关文件出台,请问国家为什么将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提高到这么重要的地位?

仪坤秀:畜牧业、水产养殖业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蛋奶及水产是百姓“菜篮子”里的重要品种,要保证这些品种的高质量供应离不开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机械化是畜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2018年国务院42号文指明了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的主攻方向,要求由种植业机械化向畜牧业、渔业机械化延伸。2019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跨上70%台阶,三大主粮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是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只有35%左右,是实现全面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因此,提升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已经成为我们下一阶段要重点攻克的领域。

 

记者:目前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处于什么水平?

仪坤秀:在中央及农业农村部的部署下,近几年我国的畜牧水产养殖业机械化发展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机械化率不断提升,机械保有量稳定增加,畜牧业和渔业正在由传统养殖、散户养殖向规模化、现代化养殖的转型发展过程中。

畜禽养殖方面,目前规模养猪的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45%以上,其中饲料投喂、环境控制等环节机械化率达到60%左右。规模养鸡场总体机械化水平超过40%,其中饲料加工、饲料投喂环境控制等关键环节的机械化率接近70%,大型蛋鸡企业自动集蛋装备应用比例达70%。奶牛养殖机械化水平超过60%,规模牧场100%实现了机械化挤奶、90%配备全混合日粮制备机,粪污收集机械化率超过4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也在积极推进,规模化猪场基本配备了相关处理设备。水产养殖方面,养殖装备机械化水平约为29.87%,其中,工厂化养殖机械化水平为54.66%,池塘养殖机械化水平为32.08%,筏式吊笼与底播养殖模式机械化水平为25.15%,网箱养殖的机械化水平为16.14%。

据统计,2019年畜禽养殖机械保有量达到789.4万台(套),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畜牧养殖机械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备的资金近2亿元,新增各类机械近8万台(套),其中,新增饲料(草)加工机械设备7万多台(套)、饲养机械4000多台(套)、畜产品采集加工机械设备300多台(套)、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备3000多台(套)。我国水产机械总量达到468.97万台,其中增氧机、投饲机分别达到326.12万台和105.75万台,补贴资金3507万元,主要养殖模式的重点环节装备基本实现有机可用。

 

鉴定推广机构——能力明显增强 成效显现

记者:我们的农机鉴定机构以往鉴定的主要产品以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所需机具为主,目前畜牧水产机械的鉴定能力如何?

仪坤秀: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的畜牧水产养殖机械试验鉴定能力明显增强,覆盖产品种类更加全面,根据2019年的统计,相关省级鉴定机构已具备10项关键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的鉴定能力,生猪养殖设施装备重点省和部鉴定总站已经具备5项生猪主要生产装备鉴定能力。2020年,总站先后组织两批次国家支持的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能力扩项确认,总站、黑龙江、河南、湖南、陕西及黑龙江农垦等6家鉴定机构新增畜禽尸体处理机、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翻推机等18项生猪生产及其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机装备鉴定能力。2019年将8个品目的粪污资源化利用装备列入国家和省级支持的推广鉴定产品种类指南,3个品目的生猪生产设施装备被纳入省级鉴定产品种类指南。全国16个省区(直辖市)和农垦的农机鉴定机构具备了增氧机等8个水产养殖机械品目的试验鉴定能力,相关产品陆续纳入各省鉴定指南并开展鉴定。

截至2020年10月28日,国推鉴定受理1595项,其中畜牧机械518项,占比32.5%。截至目前,共发放3批国推鉴定证书677张,其中畜牧机械类产品证书203张,占比30%。2020年上半年各省发放推广鉴定证书中畜牧机械126张。2019年,农业农村部发布两批次共51项畜禽(水产)养殖机械方面的推广鉴定大纲,2020年又制定发布10种急需的畜禽(水产)养殖机械产品推广鉴定大纲,部分消杀防疫设备、体征监测、定位识别、水产养殖网箱等设备包含在内。各省区市也发布21项畜禽养殖机械产品专项鉴定大纲,部省两级的大纲已基本实现了对畜禽养殖主要机械装备的全覆盖。

记者:鉴定了这么多产品,那么在推广实践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仪坤秀:2019年10月,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制定发布了《全国优势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生产技术装备需求目录(2019)》,明确当前畜牧业养殖中的饲养、畜禽产品采集加工、饲料加工环节机具缺口情况。各级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结合本地域的产业发展情况,重点推广了高效青饲料收获技术、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部分省区市也相继开展了畜牧养殖机械试验示范,不断加大对基层农机化人员关于畜禽养殖机械产品的理论和实践培训,营造良好的推广氛围。各地根据当地的水产养殖特点,通过典型示范引领,积极开展水产养殖机械化技术推广和服务。吉林省安排财政资金600万元支持大型湖泊水库开展“智慧渔场建设”;江苏省安排资金5100多万元,确立56个项目支持水产养殖以及果蔬菜茶等机械化装备与技术推广应用;山东省安排专门研发资金,设立项目,探索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和示范推广机制;湖北省计划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跑道养鱼”示范养殖基地;海南省近三年组织引导养殖企业和养殖户集中选用节能环保养殖机械化技术17项,使用新机型23款。以天津、上海和江苏为代表,近年来大力推广水产养殖技术和装备,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64.82%、61.27%和57.26%。初步形成了淡水鱼池塘生态循环水养殖、虾蟹池塘养殖等主要品种、主要养殖模式、主要环节的机械化技术规范。

记者:近两年,因为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生猪产业的短板和问题凸显,为此,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布了《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9〕44号),对生猪生产进行了一系列部署,提出要调整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支持养猪场(户)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如何?

仪坤秀:猪肉是我们国人主要的肉食消费,保障供应的前提是实现机械化、智能化的规模养殖。国务院办公厅发布44号文后,农机试验鉴定、推广总站高度重视,2020年组织实施了“生猪养殖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与推广”创新项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协助部有关司局开展生猪养殖机械化典型案例征集,联合中国农机化协会、中国奶业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开展生猪养殖场机械化消杀防控模式征集;组织规模化养殖全程机械化先进适用装备遴选,发布一大批先进适用安全的生猪养殖机械化技术;组织制定生猪规模养殖机械装备配置标准,制修订一系列生猪养殖设备推广鉴定大纲,研究发布一批生猪规模化养殖机械化技术规范;举办“畜牧水产养殖与机械化融合发展培训班”,开展“生猪养殖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优先开展生猪生产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备推广鉴定,支持各地加快规范开展生猪生产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相关产品试验鉴定和先进适用机具推广应用。

通过一年的创新实践,生猪养殖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发布《养殖场机械化消杀防疫技术指南》和《生猪规模养殖机械化消杀防疫设备配置技术规范》《生猪规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设备配置技术规范》,填补了生猪养殖全程机械化短板,推进规模养猪全程机械化。第二,制定《生猪规模养殖机械装备配置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和《中小规模养猪场成套设备配置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有效指导行业开展示范推广和养殖场选机用机,为购机补贴政策实施提供技术支持。第三,引领系统积极开展生猪养殖机械化鉴定、示范和推广,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尸体无害化处理等绿色高效技术装备得到快速推广应用。第四,形成产业协同高效推进机制,更好地服务生猪养殖规模化。

 

短板——地区不平衡 总体机械化率不高

记者:目前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还存在哪些短板?

仪坤秀:虽然我国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总体较低,不同地区、畜种、养殖规模和生产环节机械化发展水平差别较大,还不能满足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目前,我国的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机械化率仅为34.21%和29.87%,与主要农作物70%的机械化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全国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养殖机械化水平较高,部分地区还处在刚起步阶段;主要畜牧品种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特种养殖机械化程度仍然较低;一些超大规模、大规模的养殖场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大多数中小规模养殖户机械化程度仍然较低;饲草料生产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畜牧养殖机械化程度仍然较低;养殖机械产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仍然存在。从水产养殖机械化现状看,水产养殖装备制造企业规模都不大,机械装备技术水平总体偏低,适宜的智能化、信息化绿色装备多处于研发阶段。此外,农机部门服务能力相对薄弱,体系尚不健全,区域之间不平衡,相关扶持政策力度不足。因此,推进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任重道远。

 

解题——凝聚多方力量 响鼓重锤尽锐出战

记者:当前全国三大主粮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是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只有35%左右,是实现全面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机械化作为畜牧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既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您认为,接下来,我们农机行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仪坤秀:在三大主粮基本实现机械化的背景下,由种植业机械化向畜牧业、渔业机械化延伸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水产养殖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中要求,到2025年力争畜牧业、水产养殖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以上。这对目前还不到35%的机械化水平来说,挑战很大,因此需要行业相关各方行动起来,尽锐出战。

在畜牧方面,要紧紧围绕生猪、蛋鸡、肉鸡、奶牛、肉牛、肉羊等六个关键畜种的规模化养殖和重点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提升做工作,要突出生猪规模化养殖的机械化水平提升,加快补齐短板,奶牛、鸡规模化养殖要率先实现机械化,规模化肉牛(羊)要解决人力占比较大以及粪污资源化利用环节机械化问题,加大对高效作业、信息化、智能化装备的推广应用。对中小规模养殖场,要鼓励他们加强成套设备配置并进行技术指导,引导大中型养殖场配备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成套设备。

在水产方面,要重点推进绿色装备的应用,当前要抓紧解决筏式吊笼与底播养殖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化问题,遴选一批轻简化栽植和采收设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先进适用装备研发,实现尾水处理和水质调控设备的升级和推广。

要加紧完善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评价体系,制定畜牧业机械先进性评价标准和主要畜种规模化养殖机械装备配置技术规范等。加快组织建设养殖机械化专家队伍,凝聚各方资源和力量,推进养殖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总之,要针对不同地区、养殖品种、养殖方式、养殖规模和生产环节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部分技术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养殖工程与设施装备集成配套不够等短板弱项,全国畜牧水产机械生产、教学、研发、鉴定、推广等各部门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联合攻关、协同发力,聚合力、促协调、提水平,充分发挥机械化对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各地鉴定推广机构要加强与畜牧、水产等方面的沟通协调,通过遴选重大项目、主推技术等方式,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和政策支持,促进养殖设施装备行业转型升级,助力养殖机械化发展。鉴定机构要健全完善养殖设施装备试验鉴定技术体系,改善相关检验检测条件,加快提升试验鉴定能力,促进安全适用可靠养殖设施装备的有效供给。技术推广机构要及时总结推出一批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制定发布规模化养殖配套机械装备技术模式,加强养殖全过程机械化技术指导。加强与科研院校、农机生产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推进公益性与其他形式推广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安全机械化技术在生产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