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行动!三秦大地打响机收减损保丰收战役!

【作者 : 王建鹏 何城锦】  【发布时间 : 2020-09-30 15:02:36】   【来源 : 中国农机化导报】  【打印本页】


01.jpg

9月29日,也就是国庆和中秋“双节”来临的前两天,三秦大地一片丰收的景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陕西省“三秋”农业生产从南向北、自东向西全面展开。为了充分发挥玉米机收引领作用,以收促种,整体推进,减少机械收获损失,全力推进“三秋”农业生产有序运行,陕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在武功县召开全省玉米机械化收获现场会。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宁殿林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范海龙主持会议。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以及省农垦集团总公司农机管理推广服务机构的负责同志,省农机化中心各处负责同志等100余人参加。

02.jpg

农业农村部张桃林副部长在9月18日召开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技术推广能力建设暨秋粮机收减损工作部署会上强调,各地要把“三秋”机械化生产作为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抓实抓细。一是强化技术指导。因地制宜选择合适机械和适宜收割期,调整好机械状态,针对因灾倒伏严重作物抓紧开展收获机械改装。二是强化装备升级。支持研发高效低损收获机械,加快升级换代。加快淘汰老旧收获机械。三是强化培训和管理服务。深入贯彻粮食机收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强化机手培训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指导服务。为此,此次会议特意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朱瑞祥教授按照收获、耕作、秸秆利用、种植和植保五个方面,从技术角度给大家讲解了如何正确操作机具,达到增效减损的目标。

03.jpg

朱教授介绍说:“目前市面上的玉米收获机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不管哪种机型,要做到减损,都要做到四个方面。一是要做好机具的维修和保养,带病作业的机器肯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二是要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选择适宜的速度进行对行作业。三是作业前一定要按照使用说明书,同时也要根据作物和地块的实际情况,对机具进行认真的调试。四是要先进行试作业,看看收获效果,对机器进行适当调整后再进行正式作业。”

04.jpg

西安亚澳农机公司的常务副总史森强说:“我们公司生产的免耕播种机从减少种子用量的方法减损。机器的特点在于种子均匀抛洒出12公分宽的种带,单粒种子占地面积大,个体优势强,出苗后根系发达,分蘖率高,较传统播种方式相比,在播种面积增加60%的基础上,空带仍未减少,增加20%的根系,增加30%的分蘖,也就是可以减少30%的用种量。”

05.jpg

武功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杨力年说:“武功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古称有邰,农业始祖后稷在此教民稼穑,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拥有3650多年的置县历史。今天的武功,依然秉持崇农重农的优良传统,发挥着得天独厚的农机化资源优势,涌现出一大批为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勇于探索者、积极创新者和无私奉献者,这些都为我们发展农机化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先后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省农机化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这次以机械收获减损为主题的会议选择武功是很有意义的。”

06.jpg

陕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主任范海龙说:“今年全省计划组织收获、整地、播种和运输等各类农机具130多万台(套)投入“三秋”生产,完成玉米机收1100万亩以上,小麦机播1320万亩以上。不断强化“三秋”农机化管理服务措施落实,奋力打赢“三秋”农业生产攻坚战。”

07.jpg

宁殿林副厅长在讲话时要求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今后一段时间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快秋收进度。玉米机收对加快“三秋”生产整体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地要采取政策倾斜,增加收割机数量,强化技术服务,提高农机作业效率,搞好供需衔接,有序引导跨区作业,加快机收进度,提高机收水平,为秋播作业赢得充足时间。同时,要认真贯彻农业农村部《玉米、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加强机手培训,提高作业质量,努力减少收获损失。二是要抓好秋播质量。提升机械化播种质量是全省小麦产量潜能发挥的精准举措,也是厅里“三秋”主抓的一项重点工作。各地要认真落实省厅《关于实施小麦播种质量提升行动扎实做好秋播工作的指导意见》,抢抓关键农时,高度重视秋冬季机械化播种工作,以复合式小麦宽幅高效沟播机械为载体,以小麦“一优二改双控”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支撑,全力落实“优化品种、土壤深松、宽幅沟播、药剂拌种”四大技术,分区域开展小麦播种质量提升行动。各级农业部门尤其要重点抓好土壤深松和宽幅沟播技术的组织实施工作,坚持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松翻作业,不断提升土壤蓄水、保水能力;要以深施肥(精量施肥)、细整地、宽幅播种、播后镇压等复式作业机械为载体,大力推广宽幅沟播技术,提升小麦播种质量,从播种环节为明年夏粮增产奠定坚实基础。三是要抓好项目实施。今年以来,各地克服疫情影响,强化措施落实,有序推进深松整地工作。目前,全省已完成深松整任务的57%。秋季是陕西省深松整地作业的关键时期,各地要强化行政推动,认真落实工作方案,各市要对深松整地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研判,适时采取任务调剂、下发督办函和督导检查等方式,确保市域深松整地作业整体推进,同时要加大深松整地智能监测力度,提高监测水平,全面完成年度深松整地任务,为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立新功。四是要抓好协调配合。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统筹协调机制,开展农业、科技、科研院校等多部门联合技术攻关,农机、农技、植保、种子、土肥等部门要组建专家小组,破解农机农艺融合尤其是提升小麦播种质量工作中的技术难题,建立关键技术研究试验示范田,集成组装增产技术模式,制定适合陕西省的良种、良法、良机配套技术规范。加强配套农机具的引进、改进、研发与示范,大力推广土壤深松深耕、秸秆综合利用、免耕宽幅沟播、节水灌溉等节本增效新技术、新机具,切实提升薄弱环节农机装备水平,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五是要抓好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要时刻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树立红线意识、责任意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三夏秋”期间,各级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做好农机手培训、机具检修,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治理事故隐患,切实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创建“平安农机”,确保“三秋”农机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