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机成新宠 西安夏收首次引入自动驾驶农机
【作者 : 同海怡】 【发布时间 : 2020-06-01 14:36:57】 【来源 : 陕西传媒网】 【打印本页】
“芒种”未至,秦岭山脚下的小麦已黄,西安市220.5万亩夏粮陆续成熟。5月29日,西安市长安区曹村召开全市“三夏”暨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演示会,据了解,今年西安市夏粮长势良好,丰收已成定局。
“神器”登场 首次引进自动驾驶收割机
在收种现场,数台新型农机正在进行收割、播种、耕整地以及秸秆还田等一系列机械化作业展示,联合收割机、草捆压捆机、施肥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农机实现无缝衔接作业,在单位时间内一体化完成各类作业任务。
在田间,现场展示了两台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可以实现自动行驶、自动转弯、自动收割、自动装车等作业。西安市农机监理与推广总站副站长赵科刚说,这是西安市首次在农机方面引进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实现24小时连续作业,提高作业质量,避免漏收、漏耕、漏播现象,实现精准作业。
“农机手提前设定好路线,农机就可以自动作业,相比于人工操作而言,收割、播种的精度更高,同时也减轻了农机手劳动负担。”长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薛强介绍,自动驾驶农机特别适合大型农场作业,以播种为例,自动驾驶农机的误差不超过2厘米,播种的作物十分整齐。
据悉,今年西安市共投入“三夏”作业的各类农机具8万余台(件),其中,拖拉机1.49万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3944台,玉米免耕播种机7649台,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151台。
颗粒归仓 全力做好各项“三夏”保障工作
“三夏”农时紧、任务重,被农民称为“龙口夺食”。夏粮颗粒归仓、秋粮适时播种,对于稳定西安市全年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做好各项“三夏”保障工作,近期,西安市农机总站围绕“三夏”农机主推技术和农机推广项目的实施,以农机专业合作社、新购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为重点,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技术培训工作,确保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以良好的技术素质投入生产。同时开展跨区机收信息服务工作,确保“三夏”作业机具供需协调到位,有序开展机械化生产。
“今年,我们督促、引导和动员农机经销、维修、零配件供应和农机合作专业组织等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前做好‘三夏’服务所需物资的调剂和储备工作,确保供应顺畅,在全市设立了跨区作业维修及配件供应点54个。”赵科刚说。
此外,西安市还设立了40个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接待站,为当地作业及外来开展跨区作业的农机手提供作业信息、交通指导、配件购买、简易医疗和休息等服务。
“三夏”期间,西安市农机总站将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以严厉打击“黑车非驾”和农机非法载客为重点的农机安全大检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同时,加大对田间地头安全检查力度,及时纠正违章作业,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丰收在望 夏收夏种预计6月20日前结束
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今年西安市夏粮收获面积220.5万亩,其中小麦机械化收割面积217万亩,小麦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217万亩,预计秋粮播种面积188万亩,其中玉米机播面积181万亩。
截至5月29日上午9时,西安市夏粮已收近10万亩,占应收4.5%;应收油菜4.96万亩,已收3.27万亩,占应收65.93%。夏收夏种集中在6月5日至6月10日,预计6月20日前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