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全市“三秋”农机化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作者 : 陈钊 郭阳】  【发布时间 : 2024-09-27 15:39:33】   【来源 : 市农业机械管理中心】  【打印本页】

今年“三秋”,全市应收玉米209万亩,计划机播小麦297万亩。截至9月26日,全市已机收玉米106.9万亩,机收率98%,机播小麦20.79万亩,机播率99%。为了确保秋粮应收尽收,冬小麦高质量播种,市县农机部门尽职履责,措施有力。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农机管理中心成立了4个“三秋”农机化生产指导组,分片包抓12个县市区,指导各县市区“三秋”农机化生产。市县两级农机部门实行领导带班和 24小时干部值班制度,统计调度“三秋”机械作业进度,发布天气、机械需求和作业价格等重要信息,市农机管理中心制定印发了《咸阳市 2024年“三秋”农机化生产作业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关于做好2024年“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三秋”机械化抢收抢种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确保了机收机播工作顺利开展。

全力做好机械准备。全市共组织6万余台农业机械投入机收机播工作,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3700台,其中履带式玉米收割机58台,小麦宽幅沟播机810台,拖拉机1.7万台,青饲料收割机134台,旋耕机、深松机及运输机械2.8万台。市县两级农机部门抽调100多名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家中,指导和帮助开展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调试、检审验。截至目前,共检修保养机械5万余台,通过召开演示会、培训会,培训各类农机操作人员3400余人提高了农机手操作技能,确保玉米减损机收和小麦高质量播种。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341万元,补贴购置拖拉机709台,玉米收割机73台、播种机1252台、秸秆还田机198台、玉米烘干设备8台,确保了全市“三秋”农业生产机具需求。

积极开展机械调度。积极开展“三秋”农业生产重点机械机具调度,制作了《咸阳市2024年“三秋”农机化生产调度示意图》,将各县市区玉米种植面积、玉米收割机数量、小麦宽幅沟播机数量、烘干站点及农机应急作业队、应急保障队和应急服务队名录进行公告,实行挂图作战。已检修、保养并落实本地在用玉米收割机3000余台。积极开展粮食烘干设备调度,已确定开展粮食烘干的合作社(企业、个人)86个,日烘干能力1.74万吨,协调做好烘干设备所需甲醇、生物质颗粒等燃料供应,确保烘干设备能够满负荷连续作业。

狠抓农机安全生产。一是强化安全监管责任。及时印发了《安全提示函》,把农机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坚决遏制重大农机事故发生。二是开展农机隐患排查。基层农机安全“网格员”深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田间地头等开展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清单和整改台账,对查出的隐患明确整改时间和整改责任人,形成闭环管理,坚决消除农机安全事故隐患。截至目前,共开展隐患排查66次,出动工作人员206人,排查出隐患5起,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积极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认定了5家企业参与我市今年农机报废更新工作。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咸阳市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积极与认定的5家企业对接沟通,积极推行便民服务,高质量完成今年的农机报废更新工作。四是做好农机质量投诉。严格按照《2024年“三秋”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工作的通知》,加大服务宣传力度,加快受理处理进度,确保农机质量投诉受理便捷、处理及时、不误农时。 

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建立全市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成立223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保障队伍,配备收割机、拖拉机、播种机、烘干机及排涝等机械1717台,为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防灾减灾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奠定了坚实基础。组织全市17家农机经销企业进行“三秋”市场研判,备足备好急需机具和配件,确保紧急情况随时保障供应;积极为外地来咸机手提供住宿、配件供应、机械维修、机收作业信息及保通保畅等服务。指导各县市区与当地石油供应部门合作,设立绿色加油通道,优先、优惠为农业机械加油,配备流动加油车,送油到田间地头,方便机械加油。与气象、通讯部门紧密配合,及时提供“三秋”农机生产信息服务,通过微信、手机短信向农机手发布天气预报、收获进度、作业价格、机械需求和安全作业等信息,确保机械合理流动,抓紧抢收抢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