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三秋”农机安全提示
【作者 : 西安市农机总站 陈强】 【发布时间 : 2025-10-09 11:01:12】 【来源 : 省农机信息网】 【打印本页】
“三秋”期间,农机作业转场频繁、作业强度大,加之雨多路滑,机耕道路土质松软,农机作业生产安全风险增大。为保障农业生产高效、安全推进,西安市制定“三秋”农机安全操作提示,提请广大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遵章驾驶,安全操作,防范农机事故发生。
一、依法依规操作农业机械
(一)证照齐全。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农机驾驶证,严禁无证驾驶、无牌行驶,或持与机型不符的证件作业。
(二)严禁疲劳驾驶:作业前应避免饮酒、熬夜,确保精力充沛,严禁疲劳作业(连续作业不超过8小时,每2-3小时休息15-20分钟),防止因注意力不集中引发事故。
(三)熟悉操作流程:新购机或更换机型时,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需先熟悉农机操作手册,了解仪表盘按键、操作杆功能及应急熄火装置位置,必要时参加厂家或农机部门的培训,避免因操作不熟练导致误操作。
二、做好作业前准备工作
农机作业前应做好机具检修保养工作,重点检查核心部件运转情况,避免机械“带病作业”。
(一)动力系统检查。检查发动机机油、冷却液、燃油量是否充足,油质是否正常;启动前倾听发动机有无异响,怠速运转时观察仪表指针是否在正常范围(如油压、水温)。
(二)传动系统检查。检查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的连接螺栓是否紧固,传动皮带(链条)张紧度是否合适(过松易打滑、过紧易磨损),有无裂纹或断裂迹象。
(三)制动与转向系统检查。测试刹车踏板行程是否正常,刹车效果是否灵敏(空车试刹时无跑偏、拖滞);检查转向拉杆、球头有无松动,转向是否轻便、无卡滞。
(四)作业装置检查。根据作业类型(如收割、播种、耕地)检查专用装置,例如收割机割台、滚筒、筛箱有无杂物堵塞,刀片是否锋利且安装牢固;播种机排种器、开沟器是否清洁,行距调节是否准确。
(五)安全防护检查。农机防护栏(如传动部位防护罩、割台防护栏)、警示标识(如反光贴、鸣笛装置)是否完好,缺失或损坏需立即修复,严禁拆除防护装置作业。检查灯光(前照灯、转向灯、尾灯)是否正常,尤其夜间或傍晚作业时,灯光需清晰可见,避免追尾或碰撞。
三、做好作业环境勘察
(一)田间地形勘察。作业前,应查看田间是否有障碍物(如石头、树桩、电线杆拉线),提前标记并清理;检查田埂高度及田间积水情况,避免机械陷车或侧翻。
(二)关注天气预警。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三秋”天气信息,遇暴雨、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时,严禁转场作业;雨后田间泥泞时,需评估土壤承重力,避免机械打滑。
四、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农机作业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操作流程,重点防范碰撞、碾压、机械伤人等事故,尤其注意人员、机械、环境的协同安全。
(一)作业前清场。作业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捡拾作物,驾驶辅助人员与驾驶员建立联络信号,并做好作业区域秩序维护。
(二)严禁非法载人。农机驾驶室及相关配套机具,严禁搭乘无关人员。
(三)熄火清理杂物。清理杂物、堵塞物,必须先熄火、切断动力,待机械完全停止后再进行操作。
(四)试运转机械。农机启动后,需先空运转3-5分钟,待发动机温度、油压正常后,进行运转测试,观察作业正常后,方可开始作业;严禁冷机直接满负荷运转,避免损坏发动机。
(五)保持合理速度。作业时,应根据作物类型、土壤条件调整作业速度,避免“超负荷”运行。发现机械异响、振动异常时,立即熄火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
“三秋”农机安全无小事,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应时刻紧绷“安全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既要保障自身与他人安全,也要提升作业效率,助力我市食粮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