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农机部门发布应对秋淋天气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指导意见
【作者 : 西安市农机监理与推广总站 魏礼】 【发布时间 : 2025-10-13 13:08:00】 【来源 : 省农机信息网】 【打印本页】
当前我市秋作物已经进入收获期,但近期持续阴雨导致土壤偏湿、农机作业困难,对秋收、晾晒造成不利影响。为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确保颗粒归仓,市农机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制定了应对秋淋天气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指导意见,请各区县开发区结合当地实际,指导农民群众全力做好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生产工作。
一、总体原则
1.抢抓农时,择机抢收。充分利用降雨间歇期,集中机械力量,突击抢收。坚持应收尽收,只要农机能够下地,就要全力组织抢收。
2.人机结合,分类施策。根据地块泥泞程度、玉米倒伏情况、现有农机装备等,采取不同的收获策略。适宜机收的地块,及时调度机具进行收获;不适宜机收的地块,应积极组织人工抢收,防止穗腐病加重。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特别注意田间湿滑、机具陷车、电路短路等风险,做好充分的安全防护和应急准备。
4.减损增收,质量并重。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通过精细化调整和规范操作,将田间落穗、落粒、破碎率等损失降到最低,并采取措施减少籽粒霉变,保障收获质量。
二、机具选择
(一)优先选用在湿软田地通过性强、不易陷车的履带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或小型玉米收获机,进行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引导农机大户对现有履带自走式小麦收获机更换玉米割台及配套装置。作业时,避免急转弯和在落差大的田埂处强行通过,防止履带脱轨或损坏;适当降低前进速度,减少割台喂入量,防止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过载。
(二)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粘性不强的轻度湿软地块,条件允许可使用轮式玉米收获机进行玉米收获作业。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对现有轮式玉米收获机,更换三角履带或使用更宽、花纹更深、气压更低的轮胎,并卸掉秸秆还田装置。建议优先选择四轮驱动的机型,脱困能力更强;同时,配备拖拉机在旁守护,随时准备牵引救援。
三、技术要点
(一)收获前准备
1.信息研判。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精准掌握降雨间隙和时长,制定详细的抢收计划。
2.田块勘察。提前开挖或疏通田间排水沟,尽快排除地表积水;下地前,人工勘察地块,标记出过于泥泞、有暗坑或严重倒伏的区域。
3.机具检修。全面检修收获机,确保发动机、液压、传动系统状态良好。
4.做好调整。精细调整割台、脱粒、清选等关键部件至适合高湿度作业的状态,减少堵塞、降低收获损失和籽粒损伤。
(二)田间作业
1.选择最佳作业时间。选择在一天中地表水分蒸发较多、相对干燥的时段(如中午前后)作业。
2.行走路线选择。采用“梭形”法作业,减少转弯次数;尽量沿垄作业,保持车辆在未碾压过的区域行驶;遇有倒伏作物,应逆倒伏方向或与倒伏方向呈一定角度收获。
3.操作规范。保持中低速度匀速前进,根据作物条件和地面情况及时调整速度,保证喂入均匀,避免超负荷;适当提高留茬高度(15-20cm以上),减少割台吸入湿土和杂草,防止堵塞;如遇机具打滑、下陷、倾斜等情况,应及时停车处理。
(三)收获后处理
1.粮食及时处理。收获后的玉米籽粒含水量极高(通常在30%以上),必须立即进行烘干或在通风处摊开晾晒,严禁堆积,以防24小时内发生霉变。
2.秸秆处理。对于粉碎还田的秸秆,由于湿度大,不易腐烂,建议条件允许时进行二次旋耕翻压,促进腐解。
(四)安全应急预案
1.陷车救援。一旦陷车,应立即停止作业,切勿大油门猛冲。利用随车携带的木板、铁锹等工具自救,或呼叫协作的拖拉机牵引。
2.防火防电。经常清理发动机和排气管附近的秸秆、灰尘,防止高温引燃。检查电气线路,防止因潮湿导致短路起火。
3.人员安全。驾驶员需穿戴防滑鞋具,上下机车注意安全。清理堵塞时必须熄火,切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