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三方联动“破困局 农机服务暖民心
【作者 : 西安市农机监理与推广总站 张海娟】 【发布时间 : 2025-10-19 11:27:40】 【来源 : 省农机信息网】 【打印本页】
秋雨连绵,田地泥泞,往年在此时轰鸣的轮式收割机今年却集体“趴了窝”。高陵区张家村的村民们,眼看着成熟的玉米收不回来,心急如焚。
这个节骨眼上,高陵镐哲农机合作社没有坐等天气转好,理事长张坷主动联合张家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瑞智粮贸公司,共同构建了“收获+销售”一体化服务模式,为焦虑的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一、三方联动服务,打通秋收“最后一公里”
“有机具才能抢收,有销路才能保收”,这是今年秋淋天要面对的双重难题,镐哲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及粮食收购企业三方联动,环环相扣,将分散资源整合成一条高效的服务链,展现出清晰的运营思路。
合作社担当抢收主力军。张坷果断以5000元租金调用村集体的履带式收割机,并投入3.6万元资金紧急采购、更换了专用的玉米割台,确保装备到位。
村集体是支撑稳定器。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提供履带式收割机给予支持,降低了合作社前期投入成本,体现了基层组织在关键时刻的支撑作用。
企业响应打通销售端。瑞智粮贸公司直接到田头设点收购,现场过磅、现场结算。合作社还贴心地将运输费压降至1分钱/斤,最大限度为农户减负。
二、技术能手带队,彰显农机守护力量
作为全省知名的农机技术能手,张坷理事长将技术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亲自调度机手,依托改装后的履带式收割机,制定了科学的抢时收获作业方案:白天高效作业70-80亩,必要时24小时连轴转,日作业能力可达150亩。
在泥泞的田地里,这台由“技术能手”把关的收割机,成为了抢收利器,收割效率高、损失率低,用硬核实力守护着丰收成果。
“我们合作社成立就是为了服务自家乡邻,关键时刻不能只算自家小账。”这是憨厚张坷常挂在嘴边的话。镐哲合作社顶着高昂的改装与人力成本(机手工资400元/天/人),主动将作业费定为每亩100元,比市场价低了整整30元。同时,他们与收购方商定了“优质优价、高水低价”的市场定价机制:基础价0.76元/斤(含水量30%),水份每低一个百分点,单价就上涨一分钱,用价格杠杆鼓励农户交付更干燥、更优质的粮食。这一“降”一“升”之间,彰显的不是商业原则,而是农机人的深厚情怀与责任担当。
高陵镐哲合作社的实践,为全市应对极端天气提供了宝贵经验。“合作社+村集体+收购企业”多方联动,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形成攻坚克难的合力;拥有一支像张坷这样有技术、有情怀、懂经营的农机人才队伍,是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中最宝贵的核心资产。这个秋收季,镐哲合作社用行动书写了何为“农机担当”,他们的故事是一个有策略、有温度、有技术、有关怀的乡村振兴生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