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农机担当主力 筑牢丰收根基

【作者 : 西安市农机监理与推广总站 魏凯】  【发布时间 : 2025-10-21 10:43:20】   【来源 : 省农机信息网】  【打印本页】

金秋十月,正值西安秋粮收获和冬小麦播种关键期,持续秋淋天气导致农田土壤过湿、部分地块积水,给秋粮收获晾晒和冬小麦适时播种带来严峻挑战。面对不利气象条件,西安市农机总站提前部署、精准施策、强化保障,以适配农机作为核心战力,统筹跨区调度、抢收抢烘、农技配套等多项举措,打响了一场高效有序的“三秋”生产攻坚战,全力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秋种适时开展。

9月17日,市农业农村局率先召开全市“三秋”农机化工作部署会,随后市农机总站于9月19日、10月9日、10月13日接连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天气影响,动态调整应对策略,组织全体农机干部下沉至各区县,开展机具摸底调度、技术指导和问题协调工作,为“三秋”生产筑牢组织基础。

10月8日,西安市临潼区栎阳村的农田里,履带式收获机经过技术改装的玉米收获机冒雨投入抢收作业。针对雨后平原地块湿滑、传统轮式农机下地的问题,临潼金地合作社,2台完成调试的履带式收获机凭借优越的地形适应性,在泥泞地块高效作业,配套的烘干设备随时待命,有效解决阴雨天气粮食收获、晾晒难题。

在长安区、阎良区、周至县、鄠邑区等区县,农机的应急应变能力持续凸显。长安区创新采用“人工收获 + 无人机运输”组合模式,10月10日,瑞邦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调配2台大疆吊装无人机,在大兆街道庞留村开展甜玉米抢收运输,成功破解连续降雨导致土地湿软、传统机械无法进场的难题,这一方式在周边地区尚属首次,为甜玉米尽早上市赢得时间。阎良建兴农机维修中心通过采购履带式收获机、专项培训维修人员、储备充足零部件、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等举措,实现“小故障当场解决、大故障不过夜”,为抢收作业提供坚实设备支撑

农机部门统筹调度机制促使农机战力得以充分释放。市农机总站紧急启动“三秋”农机应急调度预案,成立专项工作专班,依托“西安数智农机调度平台”构建“市级统筹、区县联动、跨区互助”的调度体系。一方面优先调度本地60台履带式收获机投入主产区,另一方面通过省安全协会、济南农机部门及江苏沃得农机企业协调省内外33台履带式收获机支援。此外,在全市范围内调剂移动烘干机资源,形成覆盖全市主要产粮区的农机作业网络。市数智平台集中发布6项关键公告,涵盖玉米机械化烘干、秋淋天气收获技术指导、阴雨天气减灾减损措施等专业内容,同时同步更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及粮食烘干服务点的详细服务信息,为基层抢收抢烘工作提供精准技术支撑与资源对接渠道

西安市严格执行省级政策,对移动式烘干机、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等4类应急机具实现补贴标准内顶格补贴,并为新购机群众上门免费办理牌照。鄠邑区更推出专项激励政策,对进入本区域作业的外来履带式玉米联合收割机,累计作业3天以上、面积超200亩的,给予1000元作业补贴、500元交通油料补贴及每日100元食宿补贴,成功吸引河南驻马店、汉中、咸阳永寿等地30台农机参与抢收,累计作业面积达万余亩。

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为农机高效作业保驾护航。西安市构建了“需求发布—通行保障—物资供应—政策补贴”全链条服务网络:通过“西安数智农机调度平台”实时更新农机需求、作业进度及机具和烘干服务点信息;联合交通部门开通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协调中石油、中石化西安分公司设立12个农机加油专用站点,提供优先加油、上门送油服务;全市设立44个维修及配件供应点、44个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启动10辆“流动维修服务车”,成立29个应急作业队、177个烘干服务点,为机手和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各区县精准发力,推动抢收抢烘落地见效。周至县制定《阴雨天气农机抢收应急预案》,明确“定人、定机、定区域”机制,组建10余人“田间服务小队”,累计检修农机78台次、排除故障32起,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响应抢收请求56次,调度农机52台次,完成秋粮收获6.5万亩,自强、林川等合作社已烘干玉米14.5万斤。鄠邑区设置7个应急烘干点,对烘干服务经营主体给予补助,调度30余台履带式收割机,累计完成玉米抢收11万余亩,同时发布《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针对当前玉米抢收和小麦播种的关键环节提出科学指导意见,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秋播种足种好。

秋粮收获是“上半场”,秋播更是关系明年夏粮丰收的“关键一役”。针对西安不同区域地形特点,制定差异化抗湿播种技术方案,优先适配“轻型化、防堵化、复式化”机型,同时规避重型、无防堵功能的传统设备,确保冬小麦播种面积稳定、播种质量达标。目前,全市投入小麦播种机4633台,已播小麦15.5

安全防线是“三秋”生产的重要保障。农机部门发布秋淋天气安全提示,通过微信推送、安全宣传车一线宣传、张贴警示贴、开展安全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机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合作社和作业区域,围绕农机具维修保养、操作人员资质、作业区域秩序维护、烘干设备安全使用四大环节开展全覆盖隐患排查;组织农机事故应急演练,强化多部门协作能力,严格落实24小时专人应急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突发事故第一时间响应处置。

此次“三秋”生产农机总站成立“三秋”作业指挥部,派出4个专项工作组,分赴各区县一线提供技术支持协调解决作业等各类难题落实关中地区农机应急抢收抢种抢烘互助协议,强化与周边地市的协同联动,构建起全方位的“三秋”生产安全防线彰显了西安农机应急管理体系的持续完善。

当前,西安市“三秋”生产正有序推进,农机铁军依然奋战在田间地头。这场与时间赛跑、与天气博弈的生产实践,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必须持续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支撑,农机部门应急能力的提升以及农业机械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关键。

颗粒归仓、种足种好,是农民的期盼,更是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必然要求。在这场“三秋”生产攻坚战中,农机队伍用智慧和担当,在关中平原上开辟出丰收之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机铁军将更加精锐,为发展西安现代都市农业贡献农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