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跨区调机+机具改装+烘干保障 高效推进“三秋”农机化生产

【作者 : 咸阳日报 刘计划】  【发布时间 : 2025-10-23 14:51:20】   【来源 : 咸阳市农业机械管理中心】  【打印本页】

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面对阴雨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严峻挑战,咸阳市积极应对、科学调度,全力组织农业机械投入抢收抢种工作。截至10月19日,全市已完成玉米机收127.72万亩,完成小麦机播115.76万亩,有序推进农机化生产。

在机械调度方面,我市在充分调配本地70台履带式收获机的基础上,通过省级平台协调引进344台跨区作业收获机投入抢收工作。同时,鼓励农机合作社开展机具改装,通过在轮式收获机上加装浮力轮、改装三角履带等方式,提升湿软地块的作业能力,全市完成了50台机具适应性改装。

针对粮食烘干需求,全市公示了97个正常运行的粮食烘干点信息,日烘干能力达2.1万吨,方便农户就近选择。积极争取省级应急救灾资金584万元,用于购置烘干、色选等应急装备,推动秦都、兴平、泾阳等10个县市区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明确装备产权归属,加快装备采购与投入使用进度。目前,新购置的色选设备已陆续到位。

“这项服务太贴心了,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上牌,收割机马上就能投入玉米抢收。”购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的群众开心地说。近日,三原县独李镇农户新购置的5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在县农机部门上门服务下,快速完成登记备案和牌证办理,及时投入“三秋”生产。

今年,我市充分利用省级应急救灾机具顶格补贴政策,鼓励农户购置移动式烘干机、履带式收获机等急需装备,并为新机具提供便捷上牌服务,加快补齐应急装备短板。

乾县、武功县、礼泉县、泾阳县、旬邑县、彬州市、秦都区等地出台了针对跨区作业机手的专项激励措施,在发放500元燃油卡的基础上,根据作业面积给予1000元至2500元的额外补贴,有效吸引外部机械资源,调动农机手作业积极性,加快推进“三秋”工作进度。

市、县农机部门组织多支服务队深入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指导,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全市67支应急作业队、60支应急保障队和94支应急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为农机手提供维修、送油、信息咨询、生活保障等全方位服务。全市33个现代区域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也全力运转,烘干设备昼夜不停,为农户提供及时高效的烘干服务。同时,及时向社会发布机收作业价格、烘干成本及粮食收购价格等市场信息,确保生产环节信息透明、运转顺畅。

针对阴雨天气作业风险,我市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对农机制动、照明、防滑装置及烘干设备运行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农机、应急、医疗、交通等部门建立协同联动机制,提升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全力保障“三秋”农机化生产安全平稳推进。